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红酒garde价格的一些知识点,和红酒evodia价格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法国葡萄酒有哪些品牌
法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红酒产国,红酒品牌多达上万个,而在众多的法国红酒品牌中能排名靠前的,必然是代表了红酒行业的最高水平。法国红酒品牌排名参考的标准会围绕酒厂本身的名气、历史、葡萄收成年份、葡萄园质量、红酒质量、品牌价格、销售额、收藏系数等展开的。法国红酒品牌第一位:白马庄(ChateauChevalBlanc)白马庄是圣达美隆的骄傲,它不仅在圣达美隆的列级名庄中排位第一级,也是A组的两个名庄中排名第一的酒庄,是近年来世人常称的波尔多八大名庄之一。“白马庄园”与“奥信庄园”是圣达美利安区内最为人熟悉的两个一等特级庄园,“白马庄园”以前是“飞雅克庄园”的一部份,属于杜卡斯家族所拥有。1852年杜卡斯女儿嫁给一个拥有不少葡萄园产业的科歌路萨,杜卡斯家族便把本园作为嫁妆,自此以后“白马庄园”便成了路萨家族的产业。法国红酒品牌第二位:木桐庄(MoutonRothschild)尽管从波尔多酒庄的评级时间看,木桐酒庄是五大一级庄中的新晋,但它一直以来却备受众多酒评家青睐。美国著名酒评家RobertParker品尝2006年新酒后,在“五大”中给予了木桐最高分数。ChateauMoutonRothschild中文有很多译名:木桐庄、武当王庄、穆顿庄、穆同酒庄、慕同酒堡、慕东豪爵酒庄,除广东香港地区喜欢用武当这个有王者寓意的词汇外,其他译名基本上是音译。而使用比较广泛的译名是木桐。提起木桐酒庄,熟悉波尔多的中国人和法国朋友都认为它是五大酒庄里面最商业化的酒庄,似乎他在保守传统的酒庄文化中显得另类,而它传奇的崛起故事是五大酒庄中最为流传和脍炙人口的。法国红酒品牌第三位:稀雅丝(ChateauRayas)这绝对是一款饮家的酒,因为你如果并不经常喝世界各地的珍品葡萄酒的话,你是不会知道她的。她就像是一个养在深闺的绝色美女,静静地等待懂得欣赏她的人来掀开她的面纱。而当你“品”过她的庐山真面目之后,你一定会惊叹,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好的葡萄酒。难怪她被誉为南法国的酒王之王复杂、充满浓郁的荔枝香甜但又不失优雅、单宁圆润而丰厚,我们把她称之为法国南部的柏图斯。法国红酒品牌第四位:滴金庄(ChateauD'yquem)滴金庄的酒是众多葡萄酒爱好者梦寐以求的至爱。一瓶1784年的滴金庄葡萄酒,1986年由伦敦佳士得拍卖行售出,售价高达5.6588万美元。“滴金庄”的一个特点就是通常有50年甚至几个世纪的陈年潜力,据说在城堡还存有少量瓶装的18世纪的酒,至今让人赞不绝口。“滴金庄”是可以一代传一代的世纪佳酿,因为只有经历过数十年的存放之后,才有幸享有那全然成熟甜美的黄金酒液。法国红酒品牌第五位:欧颂庄(ChateauAusone)欧颂庄是圣达美隆两大超级名庄之一,与白马庄齐名,名列于葡萄酒行家常称的波尔多八大之一。欧颂庄只有7公顷土地,年产2500箱左右。以其八十、九十年代在品质上打下的坚实基础,再加上新政权后的佳绩,和极少的产量。欧颂以后可能会在价格上超过美度五大和白马庄,成为可以挑战宝物隆(Pomerol)顶级几大的圣达美隆一级精品。法国红酒品牌第六位:拉菲庄(ChateauLafite)这个品牌应该不用多介绍,在世界上各国各地、各门各派的酒王中,最出名的酒王应该算是法国波尔多菩依乐村的拉菲庄了。它是目前世界上最贵的一瓶葡萄酒的纪录保持者。法国红酒品牌第七位:拉图庄(ChateauLatour)拉图堡在美多地区首开风气之先,引进不锈钢作为酒槽。1963年虽然由英国公司购得拉图堡,但英国人完全听从“内行领导”,将酒厂委由酿酒大师加德尔(Jean-PaulGardere)全权处理。加德尔不负所托,一连串的改革使得拉图堡更获得脱胎换骨的生机。拉图最好陈放10到15年才会完全成熟。成熟后的拉图有极丰富的层次感,酒体丰满而细腻。法国红酒品牌第八位:罗曼丽�6�1康帝(Romanee-Conti)用世界著名酒评家RobertParker的话说,“罗曼丽�6�1康帝是百万富翁喝的酒,但只有亿万富翁才喝得到”。行家对罗曼丽康帝葡萄酒的称赞集中于具有多层次气味的变化、高雅与一股神秘的品质上。其园主奥伯特曾形容它是:带有即凋谢玫瑰花的香味。使人流连住返,可以算是诸仙飞返天际时“遗留于人间的东西”。
法国美食风情
书名法国文化之品味法兰西美食情怀
作者魏震WeiZhen
原版名称RessentirlaPassiondelaGastronomieFrançaise
ISBN978-7-5190-1336-3
页数394页
定价58元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曾今的好味道:寻找法国饮食根源
LeBongoût-l'originedelacuisinefrançaise
“Ilfautmangerpourvivreetnonpasvivrepourmanger”-Socrate
“吃是为了活着,活着绝不只是吃“-苏格拉底
寻根求源,法国烹饪如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很大程度上受古罗马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建立在古罗马饮食文化的基础上。但一方面我们对当时高卢食物知之甚少,另一方面从配料、烹制方法和一些菜谱上似乎又没有太多与罗马食物相似之处。可是我们必须承认罗马人的涌入带来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毫无疑问在饮食上也给整个欧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1]。
据4世纪末古罗马出现的«阿比叙烹饪艺术»中记载,存在于当今法国烹饪中的面团、烤串、肉肠、猪血肠、扁平小灌肠、葡萄叶肉馅、榅桲面、鸡蛋牛奶饼和烤饼、黑松露和鹅肝、芥末、公鸡肉糊、火腿馅饼和乳化汁酱等都是从古罗马饮食中继承而来[2]。
当然高卢人的饮食也有自身的特色,当时高卢境内畜牧业非常发达,拥有大量的牲畜,所以在烹饪食物时常用黄油和猪油,而非植物油。另外他们习惯喝牛羊奶并使其发酵,甚至食用动物血。这些饮食习惯一直传承到了今天,黄油加工的越来越精致细滑,奶酪做出了三四百种,动物的血从血肠到几百年后延伸出的血鸭,在西餐中都深得人们的喜爱。高卢人的大麦啤酒是欧洲啤酒的祖先。这都是在黑暗世纪从罗马饮食中悄悄走出的高卢特色,后来在繁荣的法兰西社会里逐步形成其丰富的美食文化。
从中世纪开始,法国美食的发展经历了三个较为明显的阶段。[1]
2.法兰西美食情:食物也可以有灵魂
LaPssiondelagsatronomiefrançaise-L'âmedelacuisine
"LedînertuelamoitiédeParisetlesoupertuel'autre"-Montesquieu“午餐谋杀了一半的巴黎人,晚餐谋杀了另一半”-孟德斯鸠
无论是什么年纪,无论什么环境,无论什么种族,无论什么时候,吃都是自然界中最幸福的一件事,人们只有在吃东西的时候能够忘记一切烦恼,因为吃的那一刻带给我们的只有快乐。法兰西人对吃的情怀从上到下,从古至今从未改变,他们对美食有一种永恒的热情和执着的追求。
3.法国顶级厨师:三星之最的保持者
Lesgrandschefcuisiners-Parmilespluscélèbresdumonde
全世界所有以烹饪为职业的人都羡慕法国厨师。在法国,米其林星级厨师在社会中享有电影明星般的荣耀。他们认为,食物绝不仅是果腹之物,而是一项需要坚决捍卫的文化传统。数百年来,法国奉烹饪为“生活的宗教”和“生活的艺术”,佳肴无数,高手如云。在如今众多高手中,有两位可称得上高手中的高手,高高手。
一位是世界拥有米其林三星最多的厨师,也是获得米其林星星最多的厨师。
另一位则是历史上现存拥有米其林三星最长的厨师,一个活着的传奇。
4.揭开神秘面纱:传奇的«米其林指南»
Dévoilerlemystère-LasagaduguideMichelin
"Ladécouverted'unmetsnouveaufaitpluspourlegenrehumainqueladécouverted'uneétoile"
-AnthelmeBrillat-Savarin
“发现一款新菜,比发现一颗星星对人类的贡献还大”
20世纪初的欧洲,在战争的风暴到来之前,有一个短暂的“黄金时代”。法兰西帝国倒台后的共和国已经逐渐走向成熟,这段时间美食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大家已注意到美食从华丽的大餐向小单元艺术食物迈进。如同人类社会正在酝酿新世界秩序一样,美食界也默默地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体系。之后的几十年,逐渐的征服了整个欧洲,百年后又跨过大洋来到北美和亚洲。
谁有掌握了制定这套体系的权利,谁就统治了世界美食。如同强权的美国所制定的军政体系称霸世界一样,相对温和的法国人用文化软实力«米其林指南»统治着世界高端美食业。
5.巴黎三星:城市的另一个标签
RestaurantMichelindeParis-uneDistinctiondelaville
来到巴黎,你可以仰望高耸的凯旋门,可以徘徊在香榭丽舍大道游历在那些眼花缭乱的奢侈品中,可以登上艾菲铁塔眺望巴黎全景,可以在华丽的凡尔赛宫殿回顾历史的辉煌,可以漫步在塞纳河畔呼吸艺术的气息,可以在圣母院内净化自己的心灵。还有别忘了可以品尝一下巴黎的美食,闻一闻香醇葡萄酒,她同样组成了法兰西文化的灵魂,并能够直接融入到人们的血液中,且让之沸腾起来。
巴黎是一个时尚和艺术的交汇地,美食与时装、歌剧、音乐一样,充满创意,变化无穷,又如同历史文学和文化古迹让人回味无穷。
舌尖上的法兰西,走进巴黎米其林三星餐厅。一起用思绪去品味巴黎,感受他的美食风情。
来到巴黎当我们一拿起美食地图就已经兴奋不已了。
6.7号公路:美食地图上的神秘
Nationale7-Uneroutemythiquesurlagéographiquegastronomique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原有的火车旅行逐渐被汽车所取代,对于那些古老的中途驿站和乡间旅社来说无疑是一个意外的礼物。大家汇聚在7号公路,点点的美食接力站被串了起来,如同一条长长的珍珠项链。有钱人的度假汽车和骑着摩托车的马路客来往穿梭在这条公路上。
1900年米其林出版的«公路指南»只想为当时还不到3000个司机提供方便免费的道路信息。可没想到,到了1923年市场上竟然有超过100万辆的汽车,米其林也跟着拓宽服务项目,增加了舒适住宿和美味食物的推荐来满足旅客们的需求。7号公路这条必经之路自然成«公路指南»上的重要内容。“毕班道姆”(Bibendum)是奥伽罗(O’Galop)在1898年为米其林轮胎设计的吉祥物,这个著名胖子的诞生暗示了汽车和美食注定将要联姻。
从巴黎到里昂,再从里昂到阿尔卑斯省忙通(Menton),穿过勃艮第、跨越罗纳河谷、横渡鄂斯特雷高地(massifdel’Esterel)和沿着蓝色海岸(Côted’Azur),幸福的7号公路被形象地称为“蓝色公路”。随着美景的变换各式美食也闯入人们的眼眶,沿着公路金字塔(LaPyramide)、布拉泽大妈家(LaMèreBrazier)、保罗·博古斯(PaulBocuse)、碧克之家(LaMaisonPic)、三胖之家(LaMaisonTroisgros),甚至走到尽头还有阿兰杜卡斯在摩纳哥的路易十五餐厅(LouisXV),无不让人大饱口福。
这条公路确确实实也是条“假日公里”,就算从交错在里昂的6号公路画一个圈再回到巴黎,也别错过金色海岸餐厅(LaCôted’or)。
公路的建设孕育了美食的发展,除了东部靠近德国的阿尔萨斯地区,红酒之路上的Auberged’Ill餐厅,和东南部在勃艮第、罗纳和阿尔萨斯交汇的乔治·布朗餐厅(GoergeBlanc),离7号公路有一点距离外,神秘的7号公里孕育了法国的百年米其林三星。
这条公路与美食的暧昧,深深的印在法国人的心中,1955年法国国民歌王查理斯德内(CharlesTrenet)忍不住写了一首名叫«7号公路»(Nationale7)的歌曲,来抒发人们对公路的感情,竟然成了他著名的代表作。
……
这是一条成功的路
假日公路
她穿过了勃艮第和普罗旺斯
她让巴黎变成瓦朗斯
和旺斯圣保罗的郊市
……
我们歌唱我们庆祝
蓝色的橄榄树我的小丽赛兔
在此的欢乐爱情让人笑容流露
我们在幸福的7号公路
…
C'estuneroutequifaitrecette
Routedesvacances
QuitraverselaBourgogneetlaProvence
Quifaitd'Parisunp'titfaubourgd'Valence
Etlabanlieued'Saint-Paul-de-Vence
…
Onchante,onfête
Lesolivierssontbleusmap'tit'Lisette
L'amourjoyeuxestlàquifaitrisette
OnestheureuxNationale7
百年,100年是什么概念。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百年前鞋子还不分左右脚,对于一个国家总统都换了至少12个。那么对于一个家庭,要经历4代。
百年人事知几变。
在法国的那些百年餐厅,无论社会如何动荡他们始终屹立不倒,让人钦佩。难能可贵的是其中的一些家族餐厅,不但家族始终后继有人,而且要与时俱进。更重要的是一些家族中每一代都能出现米其林三星厨师,才是难上加难。
在第一节中首先介绍法国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三位最杰出的大师级人物,他们为后半个世纪法国烹饪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通过自己打造出的餐厅,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厨师,影响了整个世纪,造就了现代法式烹饪。
可贵的是百年家族餐厅,他们一代又一代忠贞不渝地服务于这个行业。他们是法国烹饪界的常青树。他们的血液中浸着对烹饪的热爱和执着,不断地追求让他们成为一个城市的徽章,不仅缔造了家族传奇,也勾画了如今的法国美食地图。
在众多传奇餐厅中也不乏一些女中豪杰,那个几乎是男人的年代,要得到如同男人一样的认可,背后的努力要多很多。一位是从有米其林星星开始到如今的三星,她是米其林史上名字被书写次数最多的餐厅,另一位是获得最多的三星女厨师。虽然她们餐厅的命运不同,但没人能抹去她们留在时间中的记忆。
最后再回到美食天堂的巴黎,除了五花八门色彩缤纷高档餐厅以外,还有一类,无法替代。就像一瓶精美的葡萄酒,又如同一个成熟的女人,随着岁月她愈加香醇,更有韵味。几百年来他们随着历史的河流流淌至今,时而喧嚣时而寂静,起起伏伏,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她们注视着巴黎的一举一动。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只有身临其境品尝过后才能真正的体会。
7.分子美食:一种前卫创新科技
Gastronomiemoléculaire-Lascienced’avant-gardecréative
神奇的分子美食-甜品(2张)
LaCuisineMoléculaire,lacuisine-chimie,l’avenirducuisinier?
分子美食,化学烹饪,是厨师的未来吗?
分子美食(法语Lagastronomiemoléculaire,英语MolecularGastronomy)也叫量子美食,被称为未来食物,是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改变分子的结构和食物的性质。
起源
起初是英籍物理学家尼古拉斯·库尔(NicholasKurti1908–1998)和法国的化学家艾维·塞斯(HervéThis1955-)于1988年最先提出的一个新科学流派[1],因此他们被认为是“分子美食之父”。
Kurtis比This要年长些,是出生在匈牙利的犹太人,受到本国反犹太组织驱赶,来法国避难,在巴黎索邦大学完成硕士。随后又去了德国,在柏林获得低温物理学博士。余下的大半生在英国度过,并成了牛津大学的物理学教授。Kurtis非常热爱烹饪,1969年在皇家科学院就提出“物理学家在厨房”的论题[2]。1985年和他的年轻学生,才华横溢的This一起提出“分子食物”这一概念。
This沉迷于化学和烹饪,1995年在Kurtis和另外两位诺贝尔奖得主评审下获得巴黎第七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就是分子食物。1998年开始,This在巴黎的PierreGaganaire分子餐厅工作。在随后的20多年间,这位热衷美食的物理学和化学家从科学的视角去探索烹饪,并出版大量书籍来诠释分子美食。2004年开始在法国高中及互联网向大众免费传授分子美食课程,同年创办高级鉴赏学院[3]。如今和莱恩大学以及法国蓝带学院合作建立食品科学文化基金会,来培养前卫的分子美食传人。
拉图酒庄 Chateau Latour (Pauillac)的历史、文化
拉图尔酒庄(ChateauLatour)是法国的国宝级酒庄,位于波尔多波伊雅克村庄(Pauillac)的南部一个地势比较高的碎石河岸上。酒庄拥有葡萄园面积107.5英亩,植株的平均年龄为35年。庄园每公顷土地种植葡萄约10000株,年产大约20000箱酒。拉图尔酒庄也是1855年分级制度被定级为顶级一等的酒庄之一。
介绍
拉图尔酒庄对葡萄的产量控制得比较严格,在不好的年份时,对采摘后的葡萄还要经过严格的手工筛选,在这一点上,高出拉斐特酒庄(ChateauLafite)一筹。拉图尔酒庄的酒刚刚酿成时十分青涩,甚至有难以入口的感觉,需要在瓶中至少熟成10年。比如像1945和1947年这样的年份,50年也依然保持劲度,可以继续藏酿。拉图尔酒庄的酒一贯酒体强劲,厚实,并有丰满的黑加仑香味,和细腻的黑樱桃的香味。英国的著名品酒家HughJohnson(休·约翰逊)对比拉斐特酒庄和拉图尔酒庄时说,如果拉斐特是男高音,拉图尔就是男低音,如果说拉斐特是一首抒情诗,拉图尔就是史诗巨著。
历史
有文献记录拉图尔酒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331年。在1331年的10月18日,卡斯蒂隆(Castillon)的领主庞斯(Pons)批准当时梅道克地区一个极为富有的家族GaucelmedeCastillon,在圣兰伯特(Saint-Lambert)建造堡垒。在15世纪中期,这里建造了用于河口防御的了望塔,被称为“圣莫伯特塔”(Saint-MaubertTower),位于距吉伦特河岸大约300米的地方,是一个至少有2层的方形了望塔。
拉图尔酒庄正牌葡萄酒与第二酒就分别是根据以前的圣莫伯特塔和当时堡垒的建筑设计的。现在这个被称为圣莫伯特塔的建筑早已经不存在了,矗立在拉图尔酒庄内的圆形白色石塔原来是一个鸽子房,建于1620至1630年之间。从此,这座白色石塔,拉图尔酒庄的标志性建筑,就在那里目睹了300多年酒庄的沧桑变幻。
拉图尔被开垦成葡萄园大约是16世纪的事情。1670年,法国国王路易14的私人秘书德·夏万尼(deChavannes)买下了这片葡萄园。1677年由于婚姻关系,酒庄成为deClausel家族的产业。到了1695年,deClausel家族的女儿玛丽特·礼斯(Marie-Therese)嫁给了西刚家族(Segur)的亚历山大侯爵(AlexandredeSegur),从此拉图尔便在西刚家族手中被掌管了将近300年。当时西刚家族是波尔多地区的名门望族,当时拥有拉斐特(Lafite),拉图尔(Latour),武当王(Mouton),凯龙(Calon-Segur)等几所著名的酒庄。亚历山大侯爵的儿子尼古拉更有“葡萄酒王子”的美称。
1755年,这位享誉一时的“葡萄酒王子”仙逝,却从此彻底地改变了拉图尔酒庄的命运。因为在此之前,尼古拉的主要心思放在另外一所名庄园拉斐特酒庄的身上。侯爵死后,拉图尔由于继承关系,转为侯爵儿子的3个妻妹所有,并与拉斐特正式分家,从此才得到应有的细致照料并发出无穷潜质。虽然酒庄的产权被分割,但是其中有相当部分掌握在西刚家族后裔手中。
拉图尔酒庄在18世纪已经是非常有名望的酒庄,在当时,很多贵族与富贾大户都热衷于波尔多几个著名酒庄的名酒,拉图尔酒庄就是其中之一。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在出任法国大使期间,最喜欢的四个波尔多酒庄之中,也有拉图尔酒庄的名字。1855年,波尔多对酒庄进行等级评定,拉图尔酒庄名列顶级一等酒庄(PremierGrandCruClasse)的行列可谓名至如归。19世纪中叶,由于波尔多毗邻吉伦特河水道的地理优势,葡萄酒贸易在这里得到飞速发展,并且推动欧洲的消费者,越来越喜爱波尔多的好酒。此时一瓶拉图尔的价格可以高达其他普通波尔多酒的20倍,进入了酒庄的黄金时期。
1963年,西刚家族出售了拉图尔酒庄75%的股份,将股权卖给两家英国公司,哈维(HarveysofBristol)和皮尔森(PearsonGroup)。消息传来,法国举国为之哗然,认为这是卖国行径。后来哈维公司被联合利昂(AlliedLyons)集团收购,联合利昂集团于1989年3月又斥资将近2亿美元将皮尔森集团手中的拉图尔酒庄股份买下。1993年联合利昂将拉图尔酒庄全部股份卖给法国零售业巨头巴黎春天百货(Printemps)的老板弗朗索瓦·皮诺(FrancoisPinault),拉图尔酒庄终于在英国人手里飘零了30年后回到法国人手中。
好在英国人在掌握拉图尔股权的时候,对于酒庄事物不作过多干预,完全委派给当时著名的酿酒师让-保罗·加德尔(Jean-PaulGardere)。加德尔先生不负众望,上任伊始,就对酒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1963年拉图尔酒庄收购了庄园周围共计12.5公顷的两块葡萄园,并开始铲除过于老化的植株。1968年他开始致力于改进葡萄园下面的排水系统,并在葡萄园管理中适当地采用机械化作业。最重要的改革则是在1964年,加德尔先生力排众议,率先在梅道克顶级酒庄中采用控温不锈钢发酵罐代替老的木制发酵槽。英国股东对酒庄资金的注入和任人唯贤的管理,让拉图尔酒庄迅速摆脱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进入另一个黄金时代。
葡萄园
拉图尔酒庄的葡萄园位于波尔多市西北大约40公里的地方,波伊雅克村庄的最南部,与圣朱利安(St.Julien)毗邻。高质量的葡萄酒是选用葡萄品种与这里独特的地理条件、土壤结构和自然气候构成的产区的完美结合。在梅道克地区有一句谚语“只有能看得到河流(吉伦特河)的葡萄才能酿出好酒”,拉图尔酒庄就在吉伦特河岸很近的地方,俯视着吉伦特河。酒庄一共拥有65公顷土地,其中只有47公顷可以用来酿造正牌酒GrandVindeChateauLatour(中文就是一等品的意思),这块土地叫做“GrandEnclos(中文就是大中心圈地的意思)”或“Enclos”。这块土地具有典型梅道克地区的地形特点。离吉伦特河岸大约300米,有轻微的坡度,最高处约有15米高,南北各有1条小溪流过,靠近吉伦特河岸的地方是一片青青的草地。“Enclos”葡萄园里面75%种植的是解百纳索维(CabernetSauvignon)浓葡萄(原种于法国波尔多地区现在全世界种植的葡萄),20%种植的是墨尔乐(Merlot)葡萄(酿酒黑葡萄,原产于法国波尔多地区),墨尔乐种在离河岸较近,地势较低的地方。另外还种有5%的品丽珠(CabernetFranc)与1%的小味而多(PetitVerdot)。这里受大西洋海洋性气候影响,虽然气候适宜,但是有时候也显得反复无常。冬季有时会比较寒冷,初春通常寒冷而潮湿,晚春时节则较多雨水。夏季通常比较温暖,在6月中旬以前雨水充沛,然后就会非常干燥。在秋天收获的季节,9月10日到10月20之间通常是晴朗而温暖的好天气。但是,间或来的雨水有时会让一年的辛苦大打折扣。
葡萄园土壤表层是0.6到1米厚的粗砾石,是第四纪冰川开始时,冰河融化侵蚀的产物。只有葡萄才能在这样贫瘠的鹅卵石土壤里生长。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迫使葡萄将根系向深处生长,以找到所必需的养分。砾石在葡萄生长过程中可以帮助吸收热量,帮助葡萄成熟,同时有极佳的排水性能,可以让水很快渗透到下一层的灰土与粘土层中去。这在雨水量大的年份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将过多的水分排走。砾石层的下面就是灰土与粘土层,这一层保持有一定的水分和营养,在干旱的夏天,葡萄藤的根系就从这一层吸收水分。粘土层的营养并不肥沃,但是对于葡萄生长来说是件好事,可以促进葡萄根系的生长,让葡萄产量降低,得到更加集中、浓郁的香气和复杂的结构。拉图尔酒庄的葡萄藤,尤其是那一些老植株,其根系可以达到5米之深。这种土壤结构可谓上天的恩赐,因为吉伦特河岸有些地方下部没有灰土和粘土层,而是砂土,失去了保持水分的能力。也正是这独特的土壤构造,赋予拉图尔酒特殊的风味。
1963年,Segur家族出售了拉图尔酒庄75%的股份,将股权卖给两家英国公司,哈维(HarveysofBristol)和皮尔森(PearsonGroup)。消息传来,法国举国为之哗然,认为这是卖国行径。后来哈维公司被联合利昂(AlliedLyons)集团收购,联合利昂集团于1989年3月又斥资将近2亿美元将皮尔森集团手中的拉图尔股份买下。1993年联合利昂将拉图尔全部股份卖给法国零售业巨头Printemps的老板FrancoisPinault,拉图尔酒庄终于在英国人手里飘零了30年后回到法国人手中。
好在英国人在掌握拉图尔股权的时候,对于酒庄事物不作过多干预,完全委派给当时著名的酿酒师Jean-PaulGardere。Gardere先生不负众望,上任伊始,就对酒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1963年拉图尔收购了庄园周围共计12.5公顷的两块葡萄园,并开始铲除过于老化的植株。1968年他开始致力于改进葡萄园下面的排水系统,并在葡萄园管理中适当地采用机械化作业。最重要的改革则是在1964年,Gardere先生力排众议,率先在梅道克顶级酒庄中采用控温不锈钢发酵罐代替老的木制发酵槽。应该感谢英国股东对酒庄资金的注入和任人唯贤的管理,让拉图尔迅速摆脱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进入另一个黄金时代。
酿酒过程
拉图尔酒庄的葡萄园每公顷种植1万株葡萄,单位产量不超过每公顷4500公斤,这就意味着酒庄的园艺工人要照顾总共大约60万株葡萄。虽然葡萄园的工作有一些可以由机器来完成,但是大部分工作还是手工操作,尤其象剪枝和收获这样的工作,这是一项繁重而辛苦的工作。每年的11月份葡萄收获完以后到第二年的3月份,要对葡萄进行剪枝。拉图尔酒庄采用波尔多传统的GuyotDouble剪枝法,每侧主枝留3个芽以控制产量。到了6月份,还要进行疏果,去掉部分果串保证剩余部分能够有充足营养和更加集中的香气,这时,每株葡萄最多只能留8个果串。对于年轻的植株,这项工作尤其重要。
对于那些太老已经失去活力的植株,酒庄会将其铲去重新种植。酒庄一般不整块土地的对葡萄植株进行更新,而是对某个植株单独更新。这无疑增加了酒庄的管理难度,因为所有葡萄的种植都有有一定记录,确定其种植日期以鉴别年龄。在葡萄收获的时候,由于新老植株混在一起,还需要分别采摘,因此使用机器是根本不可能的。葡萄工人要分几次收获,先采摘年轻葡萄藤的果实,然后在采摘较老葡萄藤的果实。葡萄在采摘的同时经过人工筛选,按照质量不同而分别存放和处理,质量差的葡萄干脆就淘汰不要了。
葡萄送到酿酒房后,就开始酿酒工序。所有葡萄去梗后,进行破碎,在控温不锈钢发酵罐里进行酒精发酵。来自不同的地块,不同的年龄葡萄藤的不同品种葡萄将分别进行发酵。酒精发酵过程持续大约一个星期,然后在发酵罐内进行为期长达3个星期之久的浸皮过程,以充分提取葡萄皮内的物质。这个过程结束后,要将酒液转到另外的干净的发酵罐中,分离酒渣,开始苹果乳酸菌发酵过程。发酵过程完全结束后,酒与发酵好的酒液要进行一系列的品尝,只有质量最好的才有资格作为正牌酒,其余的,则只能做第二酒(SecondaryWine)和三等酒。
正牌酒在12月份的时候会被注入全新的法国橡木桶里,接下来就要在进行最短18个月的陈酿过程了。在第二年的6月份之前,橡木桶放在新酒专门的酒窖里,使用玻璃的塞子塞住,酒桶并非完全密封。这时的酒是“透气”的,橡木桶会吸收一部分酒液,还会有一部分挥发掉,因此,每星期都要有两次将橡木桶补满。每三个月,酒庄会进行一次倒桶,以分离澄清的酒液和沉淀物质。整个陈酿过程要经过至少6次的倒桶工作。到了6月份,天气转热,橡木桶酒要转入地下酒窖,这里被称作“第二年酒窖”。此时,酒桶会换用木头塞子。木头塞子会因为吸收液体膨胀,将酒桶严丝合缝地堵住,就不需要定期补充酒液了。但每3个月的倒桶工作或依然需要进行,直到葡萄酒陈酿结束开始装瓶为止。
在第二年的冬季,要对葡萄酒进行一次澄清,在每个酒桶里打入6个鲜鸡蛋清,让酒中的悬浮杂质沉到酒桶的底部。在装瓶的前一个月,要进行最后一次倒桶,并将葡萄酒转入酒槽中,进行混合。调酒师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品尝,确定每桶酒的质量,按照恰当的比例将它们混合,然后才能决定装瓶的日期。
从葡萄采摘,经过5周的发酵,18个月的陈酿,2个月进行装瓶工作,还需要等几个月进行分销,2年半的时间过去了,消费者才能买到拉图尔酒庄的美酒。不过2年半的时间值得等,拉图尔的酒总能够以其质量与个性,展现酒的背后许许多多辛勤工作的葡萄酒工人、园艺师和酿酒师们对此酒投入的极大热忱。
葡萄酒品质
拉图酒庄位于波尔多西北50公里的梅多克分产区的波亚克村,气候土壤条件得天独厚。葡萄园面积65公顷,其中47公顷在领地的中心地带,称作Enclos,拉图酒庄正牌酒GrandVin皆来源于此。新橡木桶陈酿18个月。葡萄品种以赤霞珠为主,占75%左右,梅鹿占20%。丹宁丰厚,通常要几十年后才能成熟。
拉图酒庄副牌酒为"拉图堡"LesFortsdeLatour,由中心葡萄园中树龄12年以下的葡萄及外园葡萄酿造,用半新橡木桶。此外,还有三级酒"波亚克村"Pauillac,性价比很好。
拉图酒庄早在清末就已被国人认识,在当时的葡萄酒谱里,这类顶级酒被称为"大酒",音译为"拉都",似乎比"拉图"更有王者之气。
拉图庄园正副牌
拉图庄园CH.Latour(1998)级别:1855年波尔多列级名庄第1级拉图庄园(大拉)
产区:波亚克Pauillac
波亚克地区的酒皇,早在14世纪文献中已提到的古老庄园,16世纪开发成为葡萄园,曾经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私人秘书的后花园,一直在贵族中转手,运用现代化的设备,传统的工艺精心酿造,酒体醇厚犹如男性般粗狂有利,后劲十足,优质的陈年能力,被誉为全世界最贵的酒。庄园很特别,不仅有自己的副牌酒,还拥有庄园的三牌酒。
拉图副牌(小拉图)
LesFortsdeLatour(2004,2005)
级别:拉图庄园副牌酒
产区:波亚克Pauillac拉图副牌
庄园始建于16世纪,拉图靠近吉伦特河岸,种植条件优厚,拉图副牌的酒质直逼列级酒庄第四级,优秀年份甚至可与二级酒庄媲美,价格是众副牌酒之最,有正酒风范,可以用较实惠的价格享受大拉图庄的神韵。
“一门三杰”
拉图尔酒庄的“一门三杰”,正牌酒叫做“GrandVindeChatourLatour(拉图尔一等品)”,第二酒叫做“LesFortsdeLatour”(拉图尔堡垒),三等酒则简单以“Pauillac”(波伊雅克)命名。
按照法国的传统观念,只有最好的葡萄园才能出最好的葡萄酒。因此,只有在那片47公顷的大中心圈地葡萄园内,12年以上的老植株生长出来的葡萄,才有初步资格,用来酿造正牌酒。在酿造过程中,定期对酒的品试鉴定,也会发现一些发酵罐内的酒质量达不到要求而淘汰,不能用于酿造正牌酒。在如此精挑细选下,拉图尔酒庄平均每年只有55%的产量,约22万瓶,成为正牌酒。不好的年份,如1974年,正牌酒的产量更低到全部产量的25%。
最顶级的酒当然要有最好的待遇,正牌酒都在全新的法国橡木桶里被伺候18个月以上。拉图尔酒庄的酒刚刚酿成时十分青涩,甚至有难以入口的感觉,需要在瓶中至少熟成10年。好的年份需要15年甚至比如像1945和1947年这样的年份,50年也依然保持劲度,可以继续藏酿。拉图尔的正牌酒一贯酒体强劲,厚实,并有丰满的黑加仑子香味,和细腻的黑樱桃等的香味,在梅道克地区堪称如阿诺德·施瓦辛格般硬汉形象的酒。1949、1959、1961、1962、1966、1970、1975、1978、1982、1990、1994、1995均是好年份。1983年的酒味道比较清淡,可能是拉图尔觉得需要改变一贯单宁浓重的风格而使用了比较轻巧的处理方法,但是处理失当。此后的几年,拉图尔似乎失去了应有的风格,直到90年代才恢复到原来浓重的口味上。
第二酒“堡垒”,可以说是拉图尔酒庄的“大兄弟”。1966年开始酿造,他使用的葡萄有70%的解百纳索维浓葡萄和30%的墨尔乐葡萄,“品丽珠”和“小味而多”仅仅根据情况有时添加一点。“堡垒”的葡萄来自大中心圈地以外的另外3小块葡萄园,或者是大中心圈地那12年以下的年轻植株。酿造正牌酒过程中淘汰下来的酒,也会用于“堡垒”。“堡垒”也在橡木桶里陈酿过18个月后方可装瓶上市,不过陈酿的木桶一半用的是全新法国橡木桶,另一半用的使用过一年的旧橡木桶。虽然是拉图尔的第二酒,但是“堡垒”的质量依然可以与顶级四等酒庄(ForthGrowth)媲美。拉图尔酒庄平均每年生产“堡垒”15万瓶,占年产量的37%。
拉图尔酒庄的三等酒波伊雅克,从1973年第一次生产,后来74和87年份又生产过,直到1990年才开始年年生产。波伊雅克酒,主要是使用非大中心圈地葡萄园出产的葡萄酿造。
将不能够满足最高标准的葡萄和酒液用于酿造二等、三等酒即保证了正牌酒一贯的品质,又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一举两得。从中也看出法国人对品质的执著追求。达不到标准,宁可降级贱卖,也不会砸掉正牌酒的金字招牌。也正是这样的执著,才让法国两百年时间里,一跃成为世界上生产最好葡萄酒的国家。
拉图堡介绍
拉图堡是以一个位于吉伦(Gironde)河口的堡垒为名的城堡,这个由英国人在15世纪盖的堡垒,当初是为防止海盗而建的。由于地处战略要冲,中世纪以来即成为征战要地。英法百年战争时,此地就是两军必争之地。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英法仍在争夺对于拉图堡的“主权”,但这次所争的是酒园了。
拉图堡在14世纪的文献中已被提到,但不是作为酒园。在16世纪已开垦为葡萄园,1670年法国路易十四的一位私人秘书戴·夏凡尼(deChavannes)买下了本堡。1677年因婚姻关系,本园移到戴·克劳塞(deClausel)家族手中。到1695年,玛丽·特丽丝·克劳塞(Marie-TheresedeClausel)嫁给购买拉费堡的西谷家族杰克公爵之子亚历山大公爵,将拉图堡作为嫁妆,于是拉图堡成为西谷家族的产业。随着西谷家族的中落,“葡萄酒王子”尼古拉逝世后,拉图堡和拉费堡由大女儿及其儿子亚历山大伯爵继承。后来伯爵再将本园交给3位妻妹,拉图堡正式和拉费堡分家。此后,本园分由3家所有。法国大革命爆发时,拉图堡仍有1/4属于西谷家族的卡巴纳伯爵(CabanardeSegur)。但伯爵流亡海外,革命政府便将这1/4的产权拍卖了。几经转手,这1/4的股份在1841年以150万法郎落入伯梦(Beaumont)家族手中。伯梦家族也是当年拥有本园股份的三大家族之—,于是至此拥有了多数的股权。为避免重蹈西谷家族的覆辙,伯梦家族依法成立了一个法人,拉图堡不至于因继承而被瓜分,也使得拉图堡100多年来能在三大家族——郭帝伏龙(Cortivron)、弗乐(Flers)及最大股的伯梦的掌握中维持全貌。
1963年,伯梦及郭帝伏龙为了不愿每年将巨额红利分给68位股东,便将拉图堡79%的股份卖给英国的波森与哈维两个集团(PearsonandHarveysofBristol),金额为270万美元。消息传来,举国为之哗然,不少法国人视其为卖国行径。26年后的1989年3月,已成为哈维集团东主的里昂联合集团(AllianceLyonnais)以近2亿美元的天价把在英国波森集团手中的股份购回。1993年6月,法国百货业巨子春天(Printemps)百货公司的老板皮诺(FrancoisPinault)又以较低的7.2亿法郎购下拉图堡的主控权。
加德尔的更新计划之一是引进这种可控制温度、控制发酵进度且可容纳达1.4万升的不锈钢槽,此举一度引起业界的质疑。但结果证明,加德尔的做法是正确的。现代化的发酵方式比起传统方式要减少一半的时间(7~10天),也改善了拉图堡酒的高度涩感与必须放置至少10年方可入口的问题。在不锈钢槽内完成发酵程序后,又会泵回全新木桶中醇化20个月至两年不等。由于拉图堡在年份不好时会更加强筛选葡萄的工作,所以在较差年份的拉图堡仍能保持相当好的品质,这种功夫堪与彼德绿堡相比拟,也是拉斐庄特别是木桐庄所不及之处!
加德尔第二个重要的决定是酿造次等酒,这支可以算是所有二军酒中品质最佳的“拉图之堡垒”(LesFortsdeLatour),少部分是由未达拉图堡水准的一军所淘汰的(一般只有60%可以列入一军,不好的年份如1974年只有25%),大部分是由酒园的另两块小园地(共14公顷)所产的葡萄来酿造的,1966年首次酿造,1972年正式上市。“堡垒”虽非“正规部队”,但是酿造过程可一点也不马虎,故其口感必须待醇化数年后才能成熟(也就是耐藏的本领,一点也不让老大哥专美于前)。著名品酒家帕克认为“堡垒”是所有二军酒中最优的,足可列入第四等顶级。不过,由于木桐堡的二军酒上市所挟的巨大声势与优秀品质,“堡垒”恐怕更要兢兢业业、更上一层楼不可了。1990年,本园更推出三军酒,本酒标签只有一个堡垒图像,名称只有一个简单的“波仪亚克”(Pauillac),另在标签下行以小字体标明是在拉图堡装瓶。味道平平,市价约20美元。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红酒瓶尺寸解析:直径、高度及不同容量规格详解
2025-05-29 12:32:48深度解析:奔富707葡萄酒——品质、差异与鉴赏
2025-05-24 08:51:0282年拉菲:探寻陈年葡萄酒的适饮奥秘
2025-05-26 12:23:41探寻1982年拉菲葡萄酒的传奇故事与珍贵价值
2025-05-20 13:41:32300-500元价格区间:精选红酒佳品推荐
2025-06-07 14:20:36